首页 资讯正文

一群想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可以碰撞出什么火花?

年轻的婆婆 资讯 2021-06-03 23:05:16 609 0

文 DR


乔布斯曾说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对于留下传奇一生的伟人而言,说出如此豪气干云的话,当然是很有底气的。


但,作为兢兢业业的打工人,在人山人海中通勤,日常被996所支配,不被世界改变已属万幸,谁还有闲工夫琢磨着怎么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

其实,还真的有。


5月22日,《新周刊》在上海举办了一场美好公益沙龙。在阳光和煦的下午,邀请到了以“共创美好”为追求的嘉宾,他们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永彬,ABC美好社会咨询社总部副社长韩宗川,MSC咨询品牌合伙人、乡兴社顾问高燕妮,Impact Hub Shanghai合作发展经理孙菁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心声公益创办人姚灏。


美好公益沙龙活动现场

这些人中,有人研究社会创新多年,有人为致力于提供专业的公益咨询,有人以专业身份帮助弱势群体。但正如卢永彬所言,当每个人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去做一些事情,总会起到以身作则的教育作用。


在推动公益和社会创新发展的路上,他们的善意正汇聚成滔滔洪流,推动着世界的改变。


公益咨询,让每一分善意都更“专业”


公益是什么?解决社会问题。


公益咨询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在当天的沙龙中,有三位嘉宾都是来自公益和社会创新咨询领域的行家。


韩宗川分享了ABC在公益咨询的社会创新模式。自2008年起,该机构便汇聚、引领、发展专业志愿者,为公益事业提供咨询和研究服务,通过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助推社会发展。



自2005年在伦敦成立,Impact Hub就一直专注推动可持续发展。


ABC创立以解决公益行业人才问题为出发点,在众多支持性组织中另辟蹊径,切入专业志愿者提供的公益咨询服务为主营业务,十二年时间里,机构经过两个大的阶段,完成了组织规模化之路,在全国六个“公益重镇”布局,每年吸引近六千位来自咨询、金融、IT互联网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申请。


迄今,ABC培养的志愿者校友已经超过了3000人,在全国服务的公益项目已经超过三百个,与两百余个各类公益组织及其他公益参与者保持合作。未来,ABC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公益行业问题意识和科学公益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与跨界人才在公益行业的参与与发展。


高燕妮则带来了“看见乡村的内生性”主题分享。在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赛道上,MSC咨询同样为诸多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真实的田野调研,探索如何发掘乡村真正的内生性。


高燕妮提到,作为“乡村振兴智库”,乡兴社在和腾讯、快手等企业的合作中,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运用在解决乡村问题中,找到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更高效地整合了政策、产业、研究、金融和社会等各方资源。


与同行对公益咨询的探索不同,第三个上台分享的嘉宾孙菁歌笑称,Impact HubShanghai只是一家“纯商业公司”。


但其实,2005年创办于伦敦的ImpactHub,目前已是全球支持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平台之一。Impact Hub Shanghai作为中国内地的首家Hub,自2017年落地以来也一直在践行“商业向善”。



在宏观层面,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也越来越被重视。


除了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加速支持,Impact Hub Shanghai更秉持着“共创更美好的世界”的使命和目标,聚焦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赋能可持续商业创新,在全球层面打造可持续发展以及创业创新的影响力生态。


孙菁歌认为,一个机构或个体的“用爱发电”是一件很难持续的事。因此,Impact HubShanghai一直在扮演连接者、赋能者与支持者的角色,为政府、园区、企业对接创新解决方案,以期与合作伙伴一起切实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变革。


最基本的可持续发展,是人


如果说,Impact Hub专注于不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姚灏的心声公益则可看作人的可持续发展“守护者”。


作为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姚灏现任职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理所当然地,心声公益同样是关注精神健康的公益机构。


为此,姚灏开始分享时便介绍了一组让人心惊的数字:“在中国,每五个人便有一个人存在精神相关的问题,罹患率非常高。”


心声公益

在很大程度上,这印证了我们近年从社会事件中感知到的趋势。城市人的亚健康和各种焦虑自不必说,精神问题引发的自杀或伤人事件也不鲜见,“我们也在为这些报道解困,不仅暴露问题,也希望给大家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姚灏看来,真正的问题在于公众在相关知识上的缺乏,“连上海都只有40%的人能够识别抑郁症,”这种常识的缺乏,导致了中国人在精神问题上的罹患率虽高,但求治率却非常低。


因此,为精神病患构建一个发声与交流的平台,推动我国精神卫生行业发展,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成为了心声公益成立以来的初衷和目标。


“我们希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参与其中。”面对台下观众,姚灏衷心地希望,每个普通人都能够成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的从业者和行动者,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金字塔模型中,普通人才是金字塔的底层,为整个体系提供稳固的支持。


期待一场美好的相遇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永彬认为,当天分享的社会创新项目,都做到了三个要点,首先需要用社会创新撬动商业资源,其次是“接地气”的深入项目现场考察与探究,最后是身体力行的执行与推动,以细致、到位、专业、持续的行动汇聚善意,影响更多人。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永彬


不过,在观众提问后,卢主任还是抛出了全场最“尖锐”的一个问题向在场的其他嘉宾进行提问:“我很好奇,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怎么平衡及拿捏社会使命和商业营利的冲突?”


对于这个触及生存的问题,几位嘉宾并没有回避。譬如,韩宗川就从成本运营的角度,直面ABC做收费公益咨询这个敏感问题。


事实上,在公益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这种专业的咨询服务和公益组织自身覆盖各项成本的管理费一样,往往很难得到认同——在很多普通人看来,公益就应该是一件“用爱发电”的事。


“毕竟公益慈善事业也需要运营成本,不能指依靠国家的财政力量还支撑,想要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增强自身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公益慈善组织必须要能够靠自身的专业获得更多的运营成本,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卢主任补充道。



美好公益沙龙现场


许多人并不明白,公益组织可以是非盈利组织,但公益人却是以公益为事业的专业人才,只有获得合理的保障,这个行业才能具备发展的可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的参与。


当然,让大家明白这个基本的常识,也是《新周刊》举办本次美好公益沙龙的初衷。


同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理由支持那些有价值的事情,有义务了解那些改变社会的人和事,有责任推动社会创新,共创美好生活。


在《新周刊》创刊25周年之际,我们希望和这些公益人一般,肩负起一位“新青年”的担当,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公益和社会创新项目,以公益为纽带、活动为渠道、评选为载体,进一步助推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公益力量,在美好的改变中把握时代温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