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育儿正文

高考考生四年后最愿意去的省份,可能是它

小可爱 育儿 2021-06-12 01:17:38 805 0


2021年6月7日,广州市铁一中学考点,高考考生在门口测温后进入考场。/视觉中国

都知道广东人多,但广东人究竟有多少,不久前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给出了具体答案:一亿两千六百万。正在进行的2021年高考中,广东考生的数量达78万,仅比山东省略低,排在全国第三位。年轻人就是希望,在很多高校的就业统计中,广东也是毕业生的主要流向省份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的人口观,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人口总量已不是唯一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增人口则成了判断城市吸引力的新参考。作为不折不扣的人口老大,广东的新增人口在10年内一骑绝尘,这不仅是发展成果的侧面体现,也为岭南文化源源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在上月出炉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里,广东新增人口数量高居全国首位。增速快的同时,基数也足够大,当其他城市还在抢人大战中斗得昏天黑地时,广东已经悄悄完成了10年后的人口KPI——1.26亿。


不靠运气,也不是偶然,这已经是广东第15次夺得人口冠军了。


一个省份的人口达到1.2亿是什么概念?加拿大的总人口只有3千多万,泰国是6千多万,作为非洲大陆上的人口大国——埃及,也没能超过一个亿。而除了中国外,能比广东人口还多的国家也只有10个,这意味着广东一个省的人口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全世界94%的国家。


广东人不止多,而且还很年轻:15~59岁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占比达68.80%。其中,深圳的老龄化率只有3.22%。这样的人口结构,在其他省份并不多见。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


根据统计,近年来,全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前五名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其中广东占了三席。


内秀的广东,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口,其中又以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南方省份居多。有数据显示,从外省流入广东的人口已达到2962万人,广东也因此成了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份。


难怪有人说,广东是全国人的广东。



网友们在键盘上呐喊着“逃离北上广”,却又用脚把票投回一线城市。 / pexels


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当然首先来自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西汉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到如今办了一百多届的广交会,广东“千年商都”的称号实至名归。


改革开放初期流传的那句“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可不是说说而已,无数例子证明,岭南是一块能让梦想生根发芽的沃土。有人做过统计,在福布斯中国排行榜上,前400的富豪有超过五分之一来自广东;相关企业数据也告诉我们,每16个广东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在不少广东人心中,打工往往只是过渡,他们的终极梦想还是“开店”。


伴随着一轮又一轮产业升级,人口增长也只是水到渠成。


以最年轻的大城市深圳为例。1980年,深圳只有3万人,生产总值为2.7亿,同一时期上海的GDP已经达到了311亿。而40年后,深圳已经裂变成了一座人口近2000万、生产总值2.7万亿、人均GDP全国最高的大都会。



夜幕下的珠江新城。/pexels


如今的广东,在经济状元的位置上已稳坐32年,GDP总量超过了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全球90%的国家。


高度依赖外贸的广东,在疫情到来后,还是交出了2.3%涨幅的经济总量成绩单,秀出的经济韧性让人惊叹。


如果你觉得“唯GDP论”有局限性,我们可以再举个养老金的例子。


2020年,广东养老金收入3500亿元,排在全国第一,排在后面的省份均未能超过2500亿元。同时,广东的养老金还结余645.71亿元,补贴了其余19个省份的亏空。


外来人口在实现梦想、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参与到广东的发展建设之中,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广东气质:包容可不是说说而已


经济发达,是吸引外地人的第一步,包容宜居,才是让他们留下来成为新广东人的决定性因素。


广东发展至今,得到的“第一”数不胜数,作为经济课代表,其宽容与务实的地域文化魅力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外地人初次来广东时,都对饭桌上的“打包文化”感到意外:“想不到你们有钱、会吃,还这么省?”但这种对待食物、对待财富的谦和,显然具有足够的感染力,让外乡人也能很快融入。用不了太久,外地人也学会了“吃不了兜着走”,学会了饭前烫餐具,学会了说一句不那么正宗的“得闲饮茶”。



老广每日必修:早茶→下午茶→晚茶。 / unsplash


接纳本土文化的同时,外来人口也把乡音乡味带来了岭南:在海滨城市珠海和惠州,总是能听到东北老铁的口音;穿梭在广州街巷间的出租车司机,很可能一张嘴说话就是是一股河南味;在珠三角的城中村里,找到辛辣的地道西南小吃并非难事;而当螺蛳粉火出广西的这几年,隔壁的广东也在第一时间承接了这股风潮……地域文化鲜明,却并不排他,天南海北的口音滋味涌入广东,大大小小的街巷也能照单全收。


无论是游客还是打工人,一定不会忘记初次来广东时,一声声靓女靓仔入耳,是多么意乱神迷。友善度满分,成了老广们给人的第一印象。


外地人会发现,无论是聚餐还是开会,只要有一个人讲了普通话,所有的广东人都会自动切换为普通话模式——哪怕说的不标准。


当然,口音是最基础层面的包容,外来人口关心的除了听得懂,还有留得下,在上学、就业、落户等方面,广东的政策友好度也很高。



5月31日,广州发改委公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文件。文件透露:增城、花都、从化三区将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实行弹性落户制度,探索试验广清接合片区内居住证互认。 / unsplash


过去,相比很多城市严苛的户籍政策,广东城市的落户门槛并不算高。而近几年,在“抢人大战”愈发激烈的时候,广东的很多城市则更愿意在居住体验上修炼内功。


以今年广东公务员省考为例,限制户籍的职位数仅占8.7%,可以说人才选拔的友善度很高。


在四川读大学,却在广州发家的网易创始人丁磊多年前就曾说过:“在我的心目中,广东是一片真正的热土。15年前,我还是一个初出社会的大学生,我在广州的城中村住过,从零起步,广东包容我、接纳我,给我机会。”



外省人vs本地人:我们都变了


当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广东,改变的不仅是外地人,也有广东人自己。单从吃辣这一点,就足以窥见外省人对老广们的影响有多深。


多年以前,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广东人,唯独不能接受的就是辣。至于原因,他们总能给出不重样的理由:怕长痘、胃不适、会上火……只不过,9年前的一份《中国城市食辣报告》似乎颇为打脸,因为广东人的吃辣比例高达全国第二——是四川人的2倍还多。



健康时报&新浪健康《中国城市食辣报告》。


如果你怀疑,这19.1%都是外省朋友,那么再来看看另外一组数据。打开某在线订餐平台,地址选为老广聚集的荔湾区,你会发现销量最高的外卖,都是麻辣烫、木桶饭和麻辣香锅,当然,肠粉和粥铺偶尔也能挤进前十,毕竟传统的老广们依旧很怕“热气”。


如今的周末,广州市中心的美食区里,主营重口与辣味的餐厅永远都是排队最多的那几家。等位区混杂的粤语和广普,让路过的外地人恍惚间忘记了置身何地。



广东的传统小吃摊上,辣椒也成为必需品。


从谈辣变色,到无辣难欢。专注于煲靓汤的老广,放下砂锅盖才后知后觉:似乎自己还没来得及排外,就已经先被外省邻居解锁了嗜辣天分。


除去吃辣这件事外,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肉粽蜜粽之争,如今也逐渐被城市发展消音。当“外地佬”的需求不断被更新在珠三角的超市货架上时,南北差异越是清晰,就越被尊重。



非珠发展,广东在路上


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引擎,广东亮眼的经济数据,很大一部分来自人口稠密、产业集聚的珠三角,珠三角九座城市,占据了广东省80%的经济总量。


自然而然,珠三角也成了外来人口的主要目的地,非珠三角区域(粤东粤西粤北)的城市不仅对外省人吸引力有限,有些甚至很难留住本地年轻人。


广东的人口态势,不仅使外省人流入省内,还使非珠三角地区流向珠三角地区。比如这次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就提到“广东21个地市中,过去10年有6座城市的人口呈流出状态”。


此外,随着经济腾飞,广东教育资源的短板也愈发凸显。每年高考季,广东人难免感叹:GDP那么高,好大学却那么少。


大家一个劲调侃广东只有2所985,那是不了解情况,因为广东的211同样少得可怜。


北京26所,上海10所,拥有两座一线城市的广东,一共也只有4所。一面是巨大的人才需求,另一面是同样巨大的人才缺口,广东顺理成章地成为全国名校生的重要求职地。根据高校公布的数据,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生的第一流向都是广东。



广州街道上的涂鸦。/ unsplash


近年来,用经济优势补齐教育短板,成为许多广东城市的共识。仅在珠三角,就有接近30项高校建设被提上日程。砸了重金、下定决心要发展优质高等教育的广东,我们没有理由不给它信心。


“长安居,大不易”,放低的落户门槛、完善的产业布局、繁华的都市景观可以吸引外来人口,而医疗、教育、地域文化、社会环境,才能切切实实体现一个地方的包容度,才能决定外来人口能不能安心定居、踏实奋斗,从外地人变成本地人。


广东的魅力,恰恰不止来自于GDP。 “来了,就是广东人”,这句没有停留在纸面上的友好,才是三千万外来人口选择南下的终极原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