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悲伤的大象,北上的迷途

小可爱 资讯 2021-06-24 20:10:25 571 0

从去年3月开始,云南西双版纳的“断鼻家族”象群一路北上,至今一年有余。


专家原本推测,象群很可能会在滇池湖畔安家。结果话音刚落,象群就折返到了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位于滇池西南约100公里处。



大象们忽而走山脊,忽而上公路,前脚还在玉米地里吃“自助餐”,后脚又把鱼塘的水集体放干,只因为小象在鱼塘洗澡的时候爬不出来。






一边睡觉,一边警戒。/ 当地森林消防部门



“断鼻家族”北上的终点还未明了,今年5月下旬,西双版纳又有一群野象出走。不同的是,这群大象选择南下,直接住进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



最近还有第三个象群也在出走之中,不过种群较小,只有10头,而且活动范围只在周围村寨觅食,暂未跑远。



象群接连出走,在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深思: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世界三大热带雨林之一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究竟坏到了什么程度?真的是橡胶林大面积扩张带来的恶果吗?






嗯,这地都是我的了。/ 当地森林消防部门



另一方面,如何保护这些出走的象群,也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如果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难以满足大象生存,即便引导或者运回当地,大象还是会再度“逃离”。



是否需要“退胶还象”?但如果这样做,赖以橡胶维生的当地村民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



人象平安,任重而道远。



一路“象”北的故事



不是娱乐新闻



对于非洲象而言,长距离迁徙是正常的生活习性。






“断鼻家族”迁徙路径。/当地林业部门



因为在非洲,90% 以上的面积处于热带,尤其分布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广袤的草原,食物丰富;广阔的空间,适宜迁徙。



但在亚洲,情况大为不同。尤其在中国西南地区,热带的范围仅限于西双版纳地区。原本这里气候暖湿,降水充沛,草木茂盛,尤其有着种类丰富的热带浆果植物,这是大象最喜爱吃的食物。



如果生存环境没有发生变化,这里的大象几乎不需要“挪窝”,反正再往北气候就不合适了,气温更低、更加干燥、食物更少。



然而,人类活动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橡胶林拔地而起,为了让橡胶林获得更为充足的养分,村民们割掉了地上的杂草,而杂草是大象的食物之一。另一方面,村寨的面积在扩张,村寨周围种上了农田,瓜果稻米应有尽有——这等于是在告诉大象:快来啊,这里有好吃的!






人类的活动压缩了野生大象的生存空间,食物不足诱使大象到农田去觅食。这无形中加剧了人象冲突。



2014年,云南曾经破获一起7年前发生的猎杀野象案——



2007年8月,一头大象闯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桃子箐村农田,破坏农作物,村民卢某使用半自动步枪向它开了两枪,大象逃离了农田。但第二天,卢某在森林中发现该大象已经死亡,就将象肉带回家中食用,多名村民分食剩余象肉,并掩埋残骸。2014年,卢某因此事被刑拘。



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补偿遭野象破坏耕地的村民,因此偷猎事件大为减少,人员伤亡事件也少了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安好。



拿这次北迁的“断鼻家族”来说,据“云南发布”官方微信5月28日消息,短短40天内,象群光在元江县、石屏县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 842 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 680 万元。



象群进村打开村民家里的水龙头喝水、一脚踹开粮仓铁门吃光几百斤玉米、打翻酒糟品尝得酩酊大醉……网友们在看这些新闻时,可能会觉得这些举动很搞笑很可爱,还有网友制作了表情包去萌化大象。甚至还有网红主播跟着象群,去捡大象吃过的菠萝。






但对于当地村民而言,即便有保险可以补偿,这些也是令人“肉疼”的损失。而对于一线追踪大象行踪、诱导大象返回西双版纳的工作人员而言,用“玩命”来形容都不为过。据“云南发布”消息,去年7月,“断鼻家族”在云南普洱致死 1 人。



大象体型巨大,但奔跑起来的速度堪比百米短跑运动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激怒。当地部门特别告诫野象活动区的村民,大象对狗叫声尤其敏感,建议上述区域村民切勿养狗。



大象迷途,绝不是娱乐新闻,而是值得我们审慎对待、认真反思的现实问题。



从象园到橡园



不见的“木”字



象群为何出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有多个版本的分析和解读。



简单一些的说法认为,是领头的大象迷路了,“走得有点跑偏了”。



更为复杂的说法称,太阳风暴诱发了地磁暴,地磁暴以某种方式激活了这群亚洲象的迁徙本能——因为“断鼻家族”开始北上的时间,恰好与太阳风暴、地磁暴发生的时间相吻合。






离群后的公象“凄凄惨惨”。/ 当地森林公安部门



那么问题来了,另外两个“出走”的象群没有北上,这又怎么解释?



又有一种新的说法来了,认为当地植物保护发展得太好,顶冠层高大树木形成了很高的郁闭度,遮挡了阳光,影响了大象赖以维生的食物,大象被迫从人类专门为它开辟的生存空间出走。



不论是好是坏,西双版纳野象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已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更多学者显然不认同生态变好促使大象“出逃”的论调。



有观点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除了保护区,西双版纳很多有热带雨林的地方都种植了砂仁——一种中药,也可以做香料。






阳春砂的果实,就是砂仁。/维基百科



种植砂仁,需要把林下的幼树草本植物全部清除掉,以免跟砂仁竞争阳光和养料。此举既导致热带雨林无法更新和栖息地质量恶化,也造成大象所喜爱的植物减少。



不过这种观点目前尚无实证研究佐证,只能作为一种假说。但橡胶林的大片种植、造成西双版纳生态发生变化的研究论证就十分详实了。



根据北师大王宏新教授团队的调查,从1975年 - 2014年,亚洲象分布区的天然林面积从 69.31%减少到 57.81%,农田面积从 21.13%减少到 6.45%,但是橡胶林扩大了 23.4 倍,分别占1975年、2014年亚洲象分布区面积的 0.52%和 12.71%。



由云南林业厅主管的专业期刊《林业调查规划》2020年5月刊文指出,从20 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西双版纳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橡胶种植工作,至1980年以后林地面积持续下降,而橡胶面积不断增加。






一段时期内的西双版纳橡胶产量趋势图。/云南统计年鉴



大范围的植被类型改变,必然导致局地气候的改变。



这种气候改变具体体现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气温升高速率高于云南和全国水平,相对湿度和降水日数显著减少。总体来看,当地气候干热化趋势明显——与当地橡胶林面积的增加状况基本同步。



西双版纳州环境科学研究所发文认为,西双版纳历史上森林覆盖率曾达到100%,尤其是浆果类植物种类众多,其中许多植物依赖蜜蜂传粉、鸟类采食进行繁衍。替代为橡胶林后,这一生物链条被打破,间接减少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该文还指出,橡胶林的农药施用和橡胶加工也给当地带来了污染,使得生态环境恶化。



三个出走的象群,背后是已经深远改变的西双版纳栖息环境。即便能回去,也难像从前一样安好了。






要长远保护亚洲象,首先要考虑他们的栖息地。/ 央视新闻频道截图



有学者指出,景洪水电站的建成和蓄水,使得北迁象群返回西双版纳的河谷地带被淹没,这无形中给大象的返回带来困难。



而且经历这一轮北上之后,象群的食性已经发生了变化。吃惯了香蕉、稻谷、玉米,回去再吃野草、芭蕉叶,还能适应得了吗?



人象平安



不止于保护



在发布北迁象群动态的众多官方文案中,有四个字格外令人动容——人象平安。






愿所有的村民和大象都能平平安安。/当地森林消防部门



人象平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配合了细致方案的综合举措。



一方面,云南当地出动大量人力,在部署无人机实时监控动向的同时,调动多辆渣土车、工程车辆设置障碍,防止象群进村影响村民生活。一旦象群有进村趋势,各级政府第一时间提前通知村民离开躲避。



另一方面,当地还投放了大批量的食物,诱导大象返回西双版纳栖息地。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表示,目前象群并未继续北上,而是徘徊在玉溪易门县一带,可能是在等离群的公象归队。这也和当地部门采取的诱导措施有关。“不是大象停止了北上,而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引导象群往西、往南移动。”



由于“回家”路上需要翻越红河等天然屏障,雨季来临后红河水涨,小象要过河风险很大。再加上夏季食物丰富,当地部门研判,“断鼻家族”的回家时间,最乐观预判也“大约在冬季”。



当地部门设法在“就地保护”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将象群引导至远离人类活动的地区,直到返回故地。






守护村民的同时也在守护大象。/央视新闻频道截图



另外,当地也在研究其它措施,从长远角度保护野象生存。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所长郭贤明认为,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回到“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上,这样就可以在更大尺度上做总体规划,哪些区域可以给亚洲象,哪些区域给其他动物,哪些区域留给森林。



西双版纳州林草局野保站站长李中员则表示,希望国家制定一些关于栖息地规范性的标准。怎么设立栖息地?怎么来规划?对于哪一种物种应该营造哪一类型的栖息地?鸟类的栖息地不能像食草动物的栖息地一样营造。“我们需要精细化的标准和怎么来做的技术规范”。



普洱市下辖的江城县在缓和人象冲突方面,也有过探索经验。当地曾建设“大象食堂”,在远离村寨的森林中种植玉米、竹子、水稻等农作物,专供象群食用。



但一头成年大象一天就能吃掉200斤食物,种植起来十分耗费人力成本,而且大象轨迹也很难捉摸,万一种地的时候有大象来吃,人象冲突就不可避免。所以这个方法实行两年后就停止了。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图虫创意



虽然大象食堂的探索停止了,但当地又开始探索新的路径,同时在农户赔偿方面也在不断完善机制,农作物在幼苗时期遭到大象踩踏,如何赔付?象群侵略茶山、耽搁了采摘,如何衡量损失?这些具体的问题都在一一商榷、逐项考量、具体解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的同时也要实现发展,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这注定是一个不断调整改善的动态过程。



人象平安,路还在继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