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正文

跳舞、健身、恋爱,这些70+的德国老人不怕老

小可爱 生活 2021-06-24 20:23:32 618 0

“当我老了,想过怎样的生活?”这个问题是陈伊敏在完成《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这本书最初所思考的。/Unsplash


“当我老了,想过怎样的生活?我是带着问题上路的。”提及《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这本书,资深传媒人、大学兼任讲师陈伊敏对记者说,“我并非要推崇德式养老,而是希望借鉴德国经验——如何应对高龄社会的挑战,怎样有创意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写的是德国,但我选取的是华人社会可借鉴的视角,亦希望看见我们自身的优势和潜力。”

陈伊敏报道过不少老龄社会的议题,比如拾荒的老年人、医疗、临终关怀、护理老人等。她感到社会谈“老”,似乎总是和“问题”相连。其实媒体揭示问题的同时,也放大了高龄社会的种种负面情绪和老人的弱势。“在揭露问题的同时,我越发看到社会的需求——寻找老龄社会新的可能性。”


陈伊敏曾在2015年、2017年两次获得德国Robert Bosch基金会奖学金,赴德研究高龄社会。她前后追踪德国老人4年,走访德国19个城市,做了200多个访问,将德国老人的生活记录下来,写成《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一书。


“德国作为地域背景并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面对‘老’这一课题时能有所启发,思索共同的困难与经验,看见每个人的可能性——不管活到多少岁,都可以点燃生命的火花,都可以闪闪发光。”这正是陈伊敏出书的初衷和目的。


“印象中,德国老人没那么怕老,较少追捧‘抗衰老’这种事情。”陈伊敏说,德国老人似乎不美化老年,但是也不会“灾难化”老去的事实。


“‘老’,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年老会有老花,但是也可以有火花啊。”陈伊敏说,“这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对待老的态度,也反映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年老会有老花,但是也可以有火花啊。”郑伊敏这样说。/Unsplash


在她的书中,78岁的奈在失恋后重新振作,一个人从汉堡搬去柏林追求新生活;65岁开始健身的尤塔在79岁时依然会穿背心、超短裙;72岁的网红老爷子根瑟在年轻人扎堆的“电音俱乐部”跳热舞……还有104岁、玩智能手机并乐在其中的斯隆普女士。


书中,陈伊敏为每个德国老人列了一张“老友不怕”的单子,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怕老吗?


“老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为什么要怕?”“我不怕老,只是怕病。”“我不怕老,因为人真的会老啊。”“我不怕,老是一种成长。”……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回答不怕老,也不想要时光倒流,他们更乐于活在此刻。


“直到老了、退休了,你才有机会看到生活真正的意义:一种超越权力、速度和效率范畴的存在,一种超越功利、营销和消费主义的存在。”69岁的沃纳·雷迪克分享道。


陈伊敏觉得,在华人地区,很多时候岁数似乎限制了人们的想象,成为一种束缚。



华人的老年群体似乎更加关注子女和家庭的幸福。/Unsplash


而德国人较多关注自我发展和成长,对自己、对生命负责,不忌讳讨论死亡话题。有人甚至给自己买好了身后事的“套餐”。“华人老人似乎更关注子女的幸福和照顾他人。”陈伊敏说。不过,德国人有时候也羡慕中国的集体活动,例如聚在一起热闹地跳广场舞。


提及德国老人和华人老人的差异,陈伊敏认为,这涉及文化、社会保障制度、福利、价值观、教育等。“我个人感受是价值观的影响很大。”她说,“我们从小被教育如何‘长大’,却鲜有学习怎样面对‘变老’。”


德国之旅给陈伊敏的启发是,年老并非“不足”,只是“不同”。年老与年轻只是岁数之别,正如社会存在的各种差异——男与女、高与矮。这背后关乎社会如何肯定一个人的价值,如何人性化地对待差异。“一个人上了年纪,成了老人,不是只看见‘老’,更重要的是看见‘人’。”


上世纪90年代,德国多个城市开始寻求解决高龄化少子化之道。“人口老化,不只是老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陈伊敏说,德国经验就是全民动起来。


德国西部小城阿恩斯贝格用了20多年创建老年友善社会,当地政府将教育、医疗、交通、福利、文化、城市规划等领域整合,同时善用社区力量,就连便利店职员也知道辨识脑退化走失的老人。



各个世代相互包容、共同生活,这样的观念是很关键的。/Unsplash


“老中青共存”的“多代中心”入驻社区,多代工作坊扎根学校:孩子自幼学习老是怎么一回事,体验和长辈相处。“跨代共融的观念很关键。”陈伊敏说。


如果一个环境里只有老人,成了老人集中地,也不是最理想的。德国有四五百家“多代中心”,主张老中青共融,不少城市的决策和议政体系没有排除老年人,民间的力量更在推动多代共融。


德国人推崇居家安老、在地养老,创建老年人宜居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如地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生活。


“而一般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通常由年轻一代操刀,老后的生活方式并非他们首要考虑的议题。”陈伊敏说,老年人口渐多,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需要改变转灯时间,让老年人能慢慢过马路。城市如果更人性化,考虑到不同年龄的需求,例如无障碍通道、足够的夜间照明等,其实能让所有人都受惠。


“也许帮一点小忙,就能推迟老人住养老院的时间。”陈伊敏以她在德国遇到的一位99岁的独居老奶奶举例:老奶奶不喜欢慈善机构送的餐,只要打一个电话,便有护理员买菜上门,以她的老食谱来煮她最爱的菜式。这种细节正是生活品质的关键。


从德国回来后,陈伊敏在社区做了一些小尝试。93岁、独居的林大爷生病住院,因家中无人监督吃药,被迫住院4个月。卧床数月,对一位原本能独立生活的老人家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这会加速他的退化。



从社交的角度为老年人创造安全的环境,是陈伊敏在做“十分钟接力探访”的想法。/Unsplash


陈伊敏试着在社交媒体发出“十分钟接力探访”的邀请。次日,一批年轻人报名加入接力探访,自发排更,每日由一人前往医院探望林大爷,送去报纸和自家做的饭菜,陪他聊天解闷,一个多月不间断。这样的互动,令林大爷每天都有盼头,最终,他提早两个月出院回家。


写完德国老人的生活之后,陈伊敏觉得自己好像“进补”了,更有能量想好好活,更珍惜现有的时光。


提前30年写“老”,她坦言,总担心有份隔岸观火的距离感。“与这些比我大半个世纪的异国长辈相识,听他们细说生命之秋的苦与乐,好像打开了一个个宝藏。”


无奈的是,给长辈做访问,有时候是一边结识,一边告别。书写完之前,已经有几位老友离世了。“我有幸记录了他们在人生旅程绽放的火花。对我来说,这是一门生命教育课。”


德国的经验令陈伊敏对“老”有了新的视角,更能如实地看见:逆龄只是虚幻,衰老无法抵抗。与其一味抗衰老,不如主动迎老——边老边学,迎接生命行至不同历程的种种,学习面对皱纹、面对体弱、面对别离,同时领悟生命因何而宝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