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正文

网红书店:有了热度,却丢掉了温度

huazhu 读书 2020-10-04 14:50:13 714 0

文 柚子柚子


踏入求知的大门,每个穿迷彩裤的李先生都不应被拒绝。


穿迷彩裤就不能进书店?


这种匪夷所思的场景在西安的方所书店真实上演了。穿迷彩裤的李先生被保安拦下,一番沟通后才被允许进入,原本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西安一男子穿迷彩裤进入一家书店时,被当做工地民工拦下。/@封面新闻


事发后,方所回应称,保安把李先生误认作隔壁工地的民工,要求其走员工通道。


站在聚光灯下的方所,是一家彻彻底底的网红书店。


然而,看起来红红火火的网红书店,上了热搜,却没了温度。


网红书店,看起来很美


上千平方米的占地,极具设计感的美学空间,从全球精心挑选的上等品牌,秉承小众主义的选书路线,这就是当代年轻人最喜爱的新型文化场所——网红书店。


匪夷所思的书店拒入事件,就发生在网红书店方所——一个诞生于2011年的全球最美15家书店之一、年轻人热衷的网红打卡地。



广州方所,上空悬挂着浪漫的卡片。/图虫创意


据统计,2014年,广州方所客流量达250万;2015年,成都方所仅在试业3个月期间,非节假日客流量达七八千,节假日更达到1.5-2万。


方所,究竟有什么魔力?


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这是一个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在这里,文化与美学深度交融。


进入方所,昏暗灯光下的展览设计令人眼前一亮,打造了一个外界与内部的过渡地带;图书选品以艺术设计类为主,外版书占比高达40%,以绝版书为销售特色;


产品陈列花费心思,采购专员名校毕业,甚至连彩色铅笔都选用了负有“笔中奢侈品”之称的品牌;


精致高贵的咖啡、服饰、文创产品专区专列,构建了一条贯穿书籍的文化长廊......



网红书店里,餐厅的面积甚至大于图书陈列区。/图虫创意


是的,方所很美。或者说,网红书店很美。


美,是众多网红书店不可或缺的特性,也是其吸引巨大客流量的一大卖点。


暖色调的灯光烘托恰到好处的氛围,高耸的书架与回旋楼梯让人叹为观止。昔日书店里充斥着的书籍的油墨味,被空气中肆意弥漫的浓郁咖啡香所替代。


美好的事物总令人心情愉悦,人们普遍追求美、喜欢美、享受美。


强烈的设计感和精心的布局,让网红书店在实体书店历经瓶颈期之时率先突出重围,“藏经阁”、钟书阁、言几又等诸多更具艺术想象的美学空间脱颖而出。



比拼装潢设计的书店,也越来越同质化了。/图虫创意


根据《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实体书店呈现负增长,市场规模为307.6亿元,同比下降4.24%。


2019年中国实体书店营额第一的是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其营业额达到了12亿元;言几又书店营业额为6亿元,排名第二。


面对电商平台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网红书店的标签,似乎就是客流量的重要保障。


书店,曾经很温暖


网红书店火了,问题也随之而来。


谁能想到,“最美书店”竟是个“冰美人”。很多时候,书店只发挥一个作用——拍照打卡。


网红书店里,许多慕名前去的年轻人只是为了拍照罢了。摆pose、发朋友圈、分享定位——只为证明我曾美美地来过。



去书店,拍照才是正经事。/@我是美丽啊7


当闪光灯的聚焦成为常态,人们逐渐忘记谁才是书店的主角。倘若网红书店吸引大众的只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装潢,那书店最终也将沦为千篇一律的打卡点。


在模糊书店与艺术空间的界限的同时,书店存在的意义也随之抹去,当初追求完美的设计是否失去灵魂?


当浮华逝去,人们开始在回忆里勾勒传统书店的模样。


从前的书店,是知识的浩瀚海洋。相比于网红书店的精挑细选,传统书店可谓包罗万象,中英词典、中外名著、古今经典、教辅资料……



老书店只会留下想读书的人。/Pexels


书籍具有基础性、全民性、普遍性,传统书店面向的群体是大众。


没有咖啡、文创、展览,更没有大理石和镭射灯光,只是普普通通的百折窗帘、平平无奇的日光灯、商场买一送一的书柜。


正如楼梯只是楼梯,书店也只是书店。把“朴素”二字打在公屏上的传统书店,真正治愈了每颗渴望阅读的心灵。


从前去书店,只是为了看书、买书。


下大雨也必须去买《薛金星教材全解》,听老师的话埋头苦读四大名著;带上心爱的小背包,与好友共同享受一下午的阅读时光;


有些书店会开设讲堂,于是悄悄潜进去坐在最后一排听《三字经》;靠窗而设的座位永远没有位置,只好学别人背靠书柜席地而坐,还暗暗期待来自路过家长的表扬:“看,这个小孩读书多认真!”



认真阅读的人会放光。/Pexels


一瓶水,一本书,一到书店坐一天。不必用咖啡换座位,也不必为避免进入镜头而尴尬躲闪。


没有人对着书店摆拍,因为真的没什么可拍的。唯一值得开启摄像头的理由,可能只是为了确认图书的版本。


书店的主角是“书”,是为书而来的人,是尊重读书人的店员。书店,绝不仅仅只是“店”。


正因朴素,所以纯粹。提起书店,人们第一想到的是在那里充实学识、提升自我的满足感,是忙碌后对自己的精神奖励,是疲惫时犒劳自己的独门秘方。



是书店为我们提供了一一方不被外界打扰的乌托邦。/Pexels


氤氲在书店中的是浓郁的读书氛围,书气是天然的香薰。


热播的网剧《隐秘的角落》,给书店安排了不少戏份——


朱朝阳、严良和普普找地方休息,去书店;


周春红询问儿子一整天去哪里了,朱朝阳撒谎说在书店;


警官叶军带着女儿叶驰敏逛街,去书店;


三个孩子和张东升进行交易,也在书店。



书店是小孩的天堂。/《隐秘的角落》


回顾从前的生活,这不就是年少的我们?


新与旧,书店的精神是什么


我们怀念的到底是什么?


网红书店并不是一无是处。


精致的设计的确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享受,优雅的环境也打造了舒适的阅读空间,打破传统模式的空间重构也为实体书店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多想象。


但我们需要的是一处有温度、有情感的读书之家,而不是一个只有美丽皮囊的冰冷外壳。


前段时间,湖北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在网络上引起热烈反响。



图书馆以及书店提供了公共空间应有的温暖。/@中国之声


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打工17年,在图书馆看书12年。图书馆与他相伴十余年,是他的精神家园,更是他的第二个家。


有东莞市民回复:“莞图24小时开放的那个馆特别多外来务工的人,有的睡觉有的看书,图书馆在精神和物理层面上都是庇护所。”


同样引发网友关注的还有几年前的杭州图书馆,那时,一位常年在杭州市图书馆看书的拾荒者,遭到了其他读者的投诉。


而馆长明确表示,他无权拒绝任何一个读者,唯一的要求就是借阅之前洗手,“我无法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离开”。



包容让图书馆更有温度。/@环球旅游周刊


点赞的同时,或许我们得到了答案。


之所以小小的事件能引起广泛共鸣,是因为这两所图书馆的做法填补了我们心中刻画的理想公共空间应有的姿态。


也正因为现实生活中普遍缺乏这种温暖与人情,才让“本因如此”变得“弥足珍贵”。


正如英国小说家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新旧交替之间,网红书店在开辟书店新身份方面下足功夫,“书店+”模式挖掘多种文化交流功能,各式各样的产品致力于创造销售奇迹。



灯光明亮的网红书店,却越来越容不下看书的人。/图虫创意


然而,不知不觉间却淡化了书店最本质的身份,也丢掉了书店特有的包容与温情。


为了延长实体书店的生命力,网红书店给出了“药方”。可是,开药方的人却忘记了,再漂亮的书店,再浓的咖啡香,其实也抵不过人情的温度。


在越来越美的设计里,倘若丢掉原本的温度,再美的书店也只是花瓶。


踏入求知的大门,每个穿迷彩裤的李先生都不应被拒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