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正文

高校恋爱课,千万不要成为新的“应试荼毒”

huazhu 读书 2020-10-28 16:25:25 1026 0

文 戈多



二元对立的性别偏见、本质主义的性别观念,以及厌女情结的言论在高校恋爱课上无处不在。本应是树立正确恋爱观、两性观的恋爱课,千万不要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了。


爱无能,是当代年轻人最大的无奈。/电影《羞耻》剧照


爱无能,是当代年轻人的普遍症候。


从小就被爱情电视剧、言情小说耳濡目染的一代人,常常在长大以后,发现自己竟然对爱一无所知,于是只能发出“期待国家分配对象”的感慨。


不仅是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的“母胎单身”,就连恋爱不断的“日抛型恋爱患者”,都会感叹“爱情是一个史诗级难题”。


面对年轻人的恋爱困惑,各大高校开始出手了: “婚姻与爱情”选修课、“恋爱学理论与实践” 、“恋爱心理学”在各大高校相继亮相……



《奇葩说》:为什么大学应该开设恋爱课。/视频截屏 


然而,青春期错过的爱的教育,可以在大学的课堂上顺利完成吗?恋爱在何种程度上是可教的?恋爱课会不会再一次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


从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恋爱课来看,情况令人堪忧——落后陈旧的性观念、二元对立的性别偏见、对婚姻价值的着重强调,都被老师们当作不容置疑的“客观真理”来教授。而一沓一沓需要背诵的情感理论,也有可能让“爱情”再次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恋爱课的需求背后,


是年轻人的情感危机


“爱情只发生在青春剧里,我的青春只有考试和刷题”。



青春期的爱情只存在校园青春剧里。/《你好,旧时光》剧照 


近日,在中青校媒发起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有28.99%的大学生表示从未恋爱。3个月前,社交软件探探发起的“毕业季调查”显示,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的人高达53.7%。


“如何结束母胎solo”,成为困扰大学生的超级难题。学业为重的核心教育理念,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斩尽杀绝”,而青春期的恋爱首当其冲。


早恋,这个“中国制造”的独家概念,让不少人的爱止于青春期的第一次心动。



因为早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经历了太多的惩罚。/新闻截图 


从家长、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对“早恋”严防死守,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和异性的交流、探索变得举步维艰。即使是那些漏网之鱼的情侣们,也常常遭遇棒打鸳鸯的命运。甚至,被当众羞辱、被学校开除也是早恋可能带来的惨烈后果。


“读书的时候不让你交友恋爱,工作的时候催你相亲结婚”,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然而,青春期被禁止的情感,可能让一个人在成年后仍旧心有余悸。那些被抑制的爱欲在青春期的“无处安放”之后,可能会转化为失落、失败、自我怀疑,最终演变为对爱的否定。



青春期的第一次心动,常常被扼杀在摇篮里。/《怦然心动》剧照


公众号“Know Yourself”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母胎单身”都认为自己单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中,缺乏对青少年情感关系的正确指导。


而全球性的自恋文化,也让作为“双人舞”的爱情变得举步维艰。


梁文道曾说:“爱情是迎向他者的冒险。”哲学家韩炳哲说,爱情的本质在于“将自我置于他者之中,而导致的忘我”。



恋爱中的另外一半,让我们照见自身。/pexels 


所谓“他者”,就是与自己截然不同、但又相互依存的另外一半。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他者”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确认自我,是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参照系,也是爱情产生的重要条件。


但在世界范围内,个人主义、科技发展都在强化我们的自恋倾向,并侵蚀着我们的爱情——多少年轻人以爱情之名,行使着自恋之实;多少人仅仅期待被爱,却拒绝主动爱人。


在国内,这一现象有着另一重历史原因:在互联网文化下长大的“独生一代”,从小处于家庭的中心,缺乏与同龄人亲密相处的能力,“自我”在成长中被无限放大。



因此,如何去“看见”、接纳“他者”,并在爱情中妥协、消除自我,成为了极大的挑战。


爱情不是一门玄学,


而是一种能力


恋爱可以教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将爱情的发生、结束归因于“缘分”——缘分不来,爱情就不会发生;缘分尽了,两个人必然也就散了。“缘分”让爱情听上去特别玄学,好像恋爱“由天不由我”。


这种观念让爱情看上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中国文化里的“缘分”观念让爱情成为一门玄学。/《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缘分”这一文化心理学背后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从沟通技巧、理解能力、个人恋爱观,到当代社会的爱情谱系,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恋爱体验。


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出,爱首先是一个能力问题,因此是可以习得的。但“浪漫爱情”这一现代概念让很多人误以为爱的发生,完全取决于“爱的对象”——我是否遇见了我命中的Mr. Right。


作为受流行文化熏陶的一代人,甜宠剧、玛丽苏文给我们灌输了太多对于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误以为“完美情人”才是爱情开始的条件。可生活里没有浪漫多金的霸道总裁,也没有温柔灵动的紫霞仙子——当爱的对象被现实架空,爱情便无路可走。



人们常常以为,爱情的成败取决于是否遇到了命中的那位Mr. Right。


但当爱成为一种能力,爱就是可以被教授的,也是可以去学习的。我们会知道“Mr.Right”是磨合产生的,而非从天而降、命中注定的。


恋爱课的意义恰在于此,它帮助我们认知爱情、学习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首先是建立在健康的恋爱观上的,和认知爱情、认知自我息息相关。复旦大学思想政治课老师陈果说:“如果你的恋爱观是失败的,那么你的每一次恋爱都将是失败的。”



爱的能力,是可以习得的。/unsplash


健康的恋爱观需要对爱情、两性关系,以及自我拥有正确的认知,例如分清“爱与被爱”、“爱情与激情”等问题,以及在亲密关系中,如何处理情绪矛盾和双方差异。


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曾说:“爱是最小单位的共产主义”,因此爱是从“我”过渡到“我们”的故事,在“我们”这一迷你组织中,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学问。


别让恋爱课成为新的“应试荼毒”


“高校恋爱课,比高数还难!”


网友的评论,试图证明高校恋爱课绝对不是一门“拿学分、走过场”的水课。然而,说到课程具体有多难,我们看到的是满屏压缩打包的“爱情理论”,难怪有学生叫苦“记不住理论”。



某高校的恋爱课文档,从马克思恋爱观到弗洛伊德心理结构论。/社交网站截屏


从该课程的课件来看,爱情理论被一条条浓缩罗列,关键词被重点加粗,但授课老师却很少阐释理论和生活之间的关联。


恋爱课的考核标准正是网友们争论的热点——它不应该沦为理论考试,真正的理解、实践运用远比勾选出答案单一的选择题更为重要。


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恋爱课”里落后的两性观念和令人存疑的师资背景。


在观看了多所国内高校开设的恋爱课网络视频后,我们发现二元对立的性别刻板印象、本质主义的性别观念,以及“厌女”情结的言论无处不在。



某高校的恋爱课PPT,充斥着二元对立的性别偏见。


华东师范大学的“婚姻与爱情”选修课的介绍里写着:“女性的可塑性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细听课程,就会发现该课程充斥着令人不适的观念和误区——


“男性在追求女性的过程中,往往发现女性很麻烦。麻烦在什么地方呢?女性的思维是非理性 的、非逻辑的。”


“为什么女性一旦有婚外恋下场比男性惨呢?这是因为女性可以把家都不要了。但男性遇到婚外恋,也会考虑命运、家庭。”


“男生看事情比较广泛,但是女生看事情比较狭窄。”


“女性谈的话题都是感性的,所以一个男生要习惯去听女性的感性的语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听菜市场、小张小王的问题。”


视频里这些毫无科学根据的性别偏见,属于“恋爱心理学”的一部分,并美其名曰“让男女了解彼此差异”。更令人失望的是,这一系列视频的评论区里,叫好声一片——“老师有一个情圣头”、“适合直男看,强烈安利做笔记”,竟然没有一条评论对课程内容发出质疑。



性别差异不是生理差异的“自然”结果,而是由我们生活的体制和文化所决定的。/unsplash 


本想要让两性互相理解的恋爱课,却不断强化错误的性别认知、夸大两性差异,并不自知地贬低“女性特质”、制造性别歧视,将后天的社会构建的结果当作是本质化的“天性”。


即使短时间内二元对立的性别论可以让对异性一无所知的年轻人立刻获得 “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这些观念背后隐含的性别歧视只会加剧两性之间的误解,让亲密关系变得更糟。


与此同时,令人不适的还有“恋爱课”里落后的性观念,例如强调大学生应该“用理智战胜欲望的潮水”、“女性拥有更弱的性自主权”、“有婚姻的爱情才是完美之爱”。


性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缺失,我们却希望高校能用一门“恋爱课”去挽救、承担这种教育失职的后果,结果显然是力不从心。


翻开老师们的背景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难怪恋爱课中一股浓厚的“思政”风格。这些教授们用着50后、60后的婚恋观念与大学生对话,结果是,困扰大学生的具体的情感问题仍旧被搁浅。


社会学思维的缺席,也让“恋爱课”浮于爱的浅表。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的”婚恋“通识课。/视频截屏 


“两性关系,反映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更是整个世界。”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曾从两性关系社会学的角度,帮助年轻人解读婚恋问题。


“我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是被历史和社会塑造的,不同的代际、性别、阶层、民族对于爱情都有着不同的想象。其中,最直接影响亲密关系的是两性文化。”


比起“男性思维理性”、“女性思维感性”这样简单粗暴的划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男性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而女性时常迂回曲折地表达她们的想法?



只有理解“性别是在日复一日的规训中形成的”,才能更加理解我们的亲密关系。/《摇滚芭比》剧照


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两性一直被不同地规训”。在沈奕斐看来,对亲密关系的理解,首先需要理解男女两性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即所谓的“社会性别”(gender)是如何被生产的,又是如何制造差异和不平等的。


回到“开设恋爱课”的初衷——


恋爱课不等于“找对象”,不同于PUA“泡学”,也不教授脱单技巧。相反,它应该反思当代社会里令亲密关系岌岌可危的恋爱成功学。



PUA入侵校园,“恋爱”之名导致的极端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视频截屏


只有正确的恋爱观、进步的性别观念,以及对自我不断地探索认知,才是恋爱课能带给一个人持续一生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