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正文

许知远:你们把我当娱乐人物,我能怎么办|原创

huazhu 历史 2020-06-27 03:14:59 765 0

杭州文艺青年聚集地。/单向在杭州

H君记得非常清楚,去年5月25号,他在杭州单向空间,第一次见到许知远。

“那天他喝了酒,然后朗读自己的书,天气非常沉闷”,“他说自己和梁启超一样,会有人给他写评论。” H君说。

H君觉得那次见面感受平常,“随意又很害羞”,“有中年的疲惫,不再是忧伤的年轻人时充满激情的样子”,是他对许知远的印象。

风云变幻中的许知远。/单向空间

自称“只花了三成精力”制作的文化节目《十三邀》,让许知远为大众熟知。

他剩下的精力都在写作,特别是完成《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以下简称《青年变革者》)的历史书写。


成为学者的第一步,出版专著。/豆瓣

许知远不满于大众只看到他“非表演性、流畅性的采访者”一面,而是希望大家多关注那些“真正的智识”,哪怕读两篇他的文章。

如果只看到所谓“许知远式的尴尬”、把他当作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难免会辜负许知远的洞见与诚挚。

抛开《十三邀》,发现许知远作为作家、评论者、学者的不同面向。听他亲近的朋友对他的评价,也许可以破除偏见,看到一个立体的许知远。

人字拖、白衬衣、牛仔裤与书

夏天再热也只穿长袖衬衫、牛仔裤,配人字拖,裤子后袋里经常塞进一本书;

冬天再冷也只穿长袖衬衫、牛仔裤,配风衣、围巾和皮鞋。

从来没人见过他穿 T 恤、短裤、运动鞋,冬天大概也不会穿秋裤和羽绒服。

单向空间的同事们这样介绍许知远。


“许知远式”穿搭美学。/单向空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认识许知远,是从2016年的一档颇具争议的文化访谈节目《十三邀》开始。

“笨拙的发问者、不合时宜的作家、勉强的商人”,这些关键词曾出现在《十三邀》的片头介绍中。

许知远,作家,文化品牌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1976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东方历史评论》主编,是谈话节目《十三邀》的主创。著有《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游荡集》等。

许知远的好朋友,公众号“正午故事”前主笔、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郭玉洁,在文章中借用梁实秋写徐志摩的话形容许知远: 

“真正一团和气使四座并欢的是志摩……他一赶到,像一阵旋风卷来,横扫四座……他有说,有笑,有表现,有动作,至不济也要在这个的肩上拍一下,那个的脸上摸一把,不是腋下夹着一卷有趣的书报,便是袋里藏着一札有趣的信札。”

在郭玉洁看来,许知远如同徐志摩一样,时常成为沙龙里的焦点。

“极富创造力、勇于自嘲、慷慨幽默”的许知远,在他们的文化小圈子里,十分讨人喜欢。

《人物》杂志曾经采访过和许知远共事多年的朋友、同事,他们形容许知远是“天真的天才”,拥有“孩子般的单纯和热情”。

许知远出生于中产家庭,北大毕业后很快成为优秀媒体的核心人物,一路坦途,年少得志,“从未经历过穷酸窘迫的生活”。


头发更长、更瘦削、更年轻的许知远。/网络

许知远对审美也有自己独特的追求。

有年轻的同事建议他把牛仔裤裤腿卷起来,说这更符合今天的审美。但他坚持认为自己这样搭配,都是“精心设计,具有内在的秩序”。

许知远崇尚简约之美。

如果留心过单向空间书店、单读APP,或者只是被《十三邀》的拍摄、剪辑、海报吸引。我们也许会承认,许知远和他的团队,或许是在传递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美学品味。

陈冲跨越时空的美。/十三邀

你们把我当娱乐人物,我能怎么办

因为采访了马东、俞飞鸿、罗振宇、李诞等娱乐综艺明星,许知远和《十三邀》迅速获得了极大关注。

许知远那些过于“形而上”的问题,或被看作“先入为主”的“自以为是”,或被刻意保留下的“尴尬与沉默”,都让他暴露在大众的嘲讽甚至谩骂之中。

许知远对来访记者越发厌倦,因为总是问他对马东、俞飞鸿等几期的看法。而他个人更看重的陈嘉映、西川、白先勇等人的那几期,却鲜有媒体和公众聚焦。

哲学家陈嘉映认为“求真”是最重要的品质,我们只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找到一个“抓手”。

“博学而自由”的诗人西川,带给了许知远久违的惺惺相惜。

作为个体命运与历史际遇高度重合的白先勇,一生都在为《红楼梦》、《牡丹亭》奔走宣告。

许知远希望更多人来讨论这些触动灵魂的人物。

许知远认为《十三邀》其实触碰了一些“真正的问题”,而非纯粹娱乐,况且智力性较量本质就是高度娱乐。


许知远的视觉美学。/单向空间

《十三邀》第一到第四季,豆瓣评分从8.3到8.9,单集播放量平均达到3800万次。

另据2017年微博白皮书数据,《十三邀》受众集中在2135岁的白领人群,成为一线城市最受欢迎的文化类视频节目。

许知远越来越像个得心应手的主持人,正在逐渐失去“生涩、朴素”的魅力。

躲进时空,书写历史

去年,许知远劳作五载的《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终于出版,他说这是他“四十年来最重要的作品”,以时事评论、散文著称的许知远为何要进行“艰难却并不流行”的历史写作。

在序言中,他坦言在37岁那一年,“厌倦了新闻业的碎片与短暂,想寻求一种更辽阔与深沉的表达”。

大约在100多年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梁启超,也正在面临一个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变,同样经历由印刷术、报纸、轮船等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

此时与彼时的某种相似性,让许知远产生了强烈共鸣,他渴望躲入另一个时空,寻求慰藉。


许知远笔下的青年变革者梁启超。/网络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评价许知远“以梁启超式‘笔端常带感情’的写法”,重塑了梁启超和他的时代。

作家陈冠中认为《青年变革者》“考证到位、立论严谨、文字漂亮且具备批判性”。

本书虽是历史传记,但仍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故事性,并非像那些所谓的学术著作,“终身只得束之高阁”。

如果有读者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或者是媒体行业从业者,去了解“很可能是中国最伟大的新闻记者”的梁启超,是如何通过大众媒介参与公共讨论的,它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许知远说他没有期望读者把这本书读完,这次书写更像是他的对内探索。

许知远此前从未尝试过这种带注释的学术写作,虽然也有批评家指出他整段引用历史文献的不当之处,但对于一个以“精神自白”为主要内容的时评写作者而言,这种转变无疑是显著的。

灿烂的“野蛮人”

在出版《青年变革者》之前,许知远以时事评论、散文游记声名在外。

同样在去年,他还出版了散文集《游荡集》。其中就有他作为《十三邀》的访问者,记录的一些对受访嘉宾的即兴思考。

在《十三邀》第二季对谈姜文之后,许知远写下了访谈后记:“他(姜文)主导性的风格与传闻中的一样,从寿司的吃法、伊顿公学、夏威夷的酒店管理到癌症治疗,他无一没有看法。”

姜文的电影,观影体验有些特别。/十三邀

“我熟悉他的语气,它满不在乎,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智识与经验上的优越感。”许知远对姜文既钦佩,也怀疑这样的自信会导致某种封闭。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灿烂的“野蛮人”。

许知远的散文充满了“审慎与辩证”,他时常质疑别人,更剖析自己。

疫情记录者:从马六甲到东京

2020年1月, 许知远计划跟随孙中山和康有为的足迹游览吉隆坡,但国内的疫情改变了这场旅行。他决定离开马来西亚,前往日本。

《金融时报》中文网登载了几篇许知远的疫情观察记录,“我鼻子一酸,眼泪溢出来。在马六甲的一家露天火锅店,我情绪失控。在朋友圈一段视频中,一个母亲正在哀嚎,请求管理者让自己罹患白血病的女儿过桥看病” 。

许知远在马六甲认识了新朋友江先生,江先生忙到凌晨三点筹集的疫情物资,在家乡陷入了“发放权”的撕扯,“这类事情或许也是迫使他离开家乡的原因之一,人们似乎在无休止地制造毫无必要的麻烦”。

“希望这场灾难能唤醒更多的沉睡者,希望他们意识到公开、透明、独立媒体、公民组织、自由表达不是什么奢侈品,而与他们的生命直接相关。”


难得的近景照片。/单向空间

许知远的写作一直都是“严肃而直达要害”的,作为记者和评论者,他却不能直言不讳。他的评论对现实没有太多助益,相反还要遭受各方的围追堵截,这无疑令他沮丧而缺乏动力。

投身历史书写,不知道是不是逃避,即使是,也不应被责怪,毕竟他比大多数人都勇敢得多。

许知远从马六甲转道令他安心的东京,“地铁的时刻表、便利店的煮鸡蛋……骑着自行车的警察、医院护士,似乎都值得信任。”


塑料帘后的石川小姐,许知远专为其写了篇文章。/单向空间

在许知远眼中,东京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是将变化融进每一个可承担的细节,例如“每个人收到 10 万日元补助,逐渐关闭的店铺……中午的隅田川畔越来越多独自吃便当的人”。

这些都让看惯了莽撞、无序杂乱的许知远,开启了另一视角的观察。

虽然许知远的写作和节目多是在讨论“时代变迁、个人与世界”等宏大主题,他的写作更是充满忧虑,和无法严明的反叛。

但他却是个十足的乐观派,这一点倒让人意料之外。

许知远坦言现在更加关注个体感受,旅行、美酒、奇妙的邂逅都令他着迷。


许知远在日本。/摄影师:钟延山

无论是欲“铁肩担道义”的知识分子许知远,还是对美丽女性不吝赞美的许知远,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少见的,所谓拥有个人自由选择能力的人。

珍惜他,爱护他,如同保护孩子般的纯真和热情一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