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性正文

一个女孩想要平安长大有多不容易?别怕,姐姐来了!

年轻的婆婆 女性 2021-05-19 16:58:48 584 0

文 傅青


公众号“女孩别怕”的主理人童姥。/受访者供图


几年前,公众号“女孩别怕”的主理人童姥曾陷入轻度抑郁,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工作上没有成就感;打开电脑,看到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求助,全是女孩们受到伤害的信息。


“每天心情都很负面,面对后台几十上百个求助信息,除了告诉她们要报警、起诉以外,什么也帮不了。”女性安全科普做了这么多,坏事还在重复发生。工作中充满了西西弗斯似的隐喻,不断推巨石上山,但它永远不会回到山顶的位置。


后来童姥意识到她们所做的这些努力,哪怕能帮到一个女孩免于危险,也是值得的。她不是超级英雄,只能用笨拙的努力,一点点改变这个世界。但她坚信被表达、被讨论的下一步,意味着被解决的可能性。


女性安全科普是刚需


新闻专业出身的童姥,大学毕业后加入魔宙——一个讲述半虚构都市传说的公众号,日常发布的很多故事原型都是基于真实的社会新闻。很多女性读者会在后台留言说半夜看这些故事很害怕,但又能从这些故事里得到一些警示,学着如何避免伤害。慢慢地,团队发现,女性安全科普是刚需,于是开了新的账号——女孩别怕。


质疑声也纷至沓来:“你们是不是太敏感了,怎么这么杞人忧天呢?”“你们为什么总是把问题想得那么阴暗啊?”“我觉得内容很有价值,但必须得取关你们了,因为看多了你们的内容会觉得生活好绝望。”……



女孩们一般会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只有在受到伤害之后才会去搜索应对措施。/Unsplash


本质上,女孩们觉得这些危险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而大多数受到伤害的女孩,都是在遇到危险之后才去网上搜索应对措施。后台经常会收到留言,诸如:“你们曾经发过一篇家暴的文章,我找不着了,能不能再给我发一下?”


拥挤的地铁上,背后有人有意无意地蹭来蹭去;夜晚打车回家,抬头发现周围的路开始变得荒凉和陌生;拌了几句嘴后,男朋友或丈夫开始使用暴力……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根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数据,全球约35%的女性曾遭遇身体或性暴力;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30%存在家暴。


一个女孩想要平安长大有多不容易呢?以“女孩别怕”编辑部为例,编辑们曾有过走夜路被突袭、尾随骚扰、职场性骚扰、公交偷拍、童年猥亵等经历,而这只是女性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安全问题以更普遍的形式存在着,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女孩们没说出来而已。


童姥刚工作的时候,曾在深夜的公交车上被不怀好意的老头偷拍,对方一边拿着手机拍一边对她不怀好意地笑。整辆公交车上只有他们两个乘客。她害怕极了,只好戴上口罩和帽子,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那个时候她还会试图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因为刚刚上车时让他先走,产生眼神接触才会这样?”



大众普遍的认知偏差中,女孩子穿着暴露更容易遭受性骚扰。/Unsplash


后面女性安全事件接触多了,童姥发现,大众普遍有一种认知偏差,认为衣着暴露的更容易遭受性骚扰。但实际情况是坏人选择下手对象的时候,其实跟穿着是否暴露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喜欢那些缺少警惕性、看起来配合,更好控制和欺负的女性,因为这种女孩胆子小,即使被骚扰也不敢讲出来,更不用说报警了。中国有6亿多名女性,并不是所有女孩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都有能力自己在网络上寻求帮助,获取信息。


为女孩做一本安全指南


“女孩别怕”公众号建立的4年时间里,经常会有粉丝在后台催她们出书,但是团队伙伴觉得该说的已经在公众号上面讲清楚了,没有必要专门出书。直到几年前一位关注很久的粉丝在后台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在线等答复,可偏偏那天童姥睡得很早,等她看到消息已经是第二天了。


童姥问女孩遇到了什么情况,对方却始终没有回复。直到今天,她都不知道那女孩是如何应对那次危机的。童姥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公众号的帮助和影响力是有限的,而把女孩最常见的危险做成一本安全指南,能更好地帮助女孩们在遇到危险前防患于未然,或在遇到危险时迅速找到应对措施。


出书这个决定只要一秒,后续的工作却持续了两年。面对在乎的事情,“女孩别怕”团队特别较真。虽然日常工作总是在讲一些重复发生的危险应对措施,处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月经讨论”,但是骗局和危险也在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她们需要重新更正核查,还需要法律、医学、心理等专业人士审核把关。



做出出书的决定只要一秒,而后续却用了两年的时间。/受访者供图


“女孩别怕”曾发布一篇征集,寻求能为女性安全提供帮助的专业人士。征集发布后的12小时内,收到了1000份左右的报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律师、警察、检察官、医生、注册药剂师、社会学工作者、妇联工作者、媒体人、心理咨询师,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两年的时间里,她们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十几次的修改。一次修改周期,短则一星期,长则一个月。最终,她们从上千篇文章里精挑细选,从亲密关系伤害、新型网络骗局、生理盲区三大模块进行系统梳理,整理出了26份女性自我保护经验与互助指南,这就是《女孩别怕》这本书的由来。


我们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


很多“黑产”调查都是由“女孩别怕”编辑部的女孩们自行完成的。由于经常面对一些社会阴暗面,她们变得很tough,大都是“泼辣”的酷女孩。她们在公司里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童姥经常连做梦都在跟同事开会激烈地讨论问题,选题也从初期的物理安全,慢慢发展到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还专门开了一个叫做“女孩放映厅”的栏目,通过分享世界各地女孩的生活和故事,提供给读者新的视野和勇气。


童姥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脸庞瘦削,讲话语速不快。最近她的工作重心转向短视频,本人出镜,用更直观的方式分享女性安全知识。但因为曾曝光地下产业链,惹怒了一些人,她的图片被人截图放到了不良网站上,用大量不堪的词汇辱骂。起初她的视频下面经常是各类乌烟瘴气的观念修罗场,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很多女孩会跑过来支援,给她一些正面的反馈。



童姥(右)和公司同事,一只名叫“小魔”的柯基。/受访者供图


女性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在很多新闻中,都是女孩站出来保护女孩。童姥的后台也经常收到一些女孩的信息,她们分享自己受伤害的遭遇,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他女孩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在传统语境下,涉及到性的问题,人们是羞于讨论的,甚至连受害人都不敢披露,因为会遭遇羞辱。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孩敢于站出来反驳“受害者有罪论”,给受害女孩送去更多的支持和底气,让她们不必为此感到羞耻,“girls’ power”像滚雪球一样集聚起来,声量也越来越大。


公共厕所的门板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非法卖卵广告,报酬看起来很诱人,让缺钱的女孩忽略掉需要承受的痛苦和风险。这些广告出现后很快就被涂掉,有些是口红,有些是随身带着的黑色笔,有些甚至会找相关负责人重新涂一遍油漆。女孩们在旁边留言:“你的身体更重要。”


男性未曾缺席


传统意义上,谈及女性安全,大家难免会讨伐处在对立面的男性。但在童姥看来,女性安全问题并不是让男女陷入对立的红线,在女性安全这件事上,不仅有女性之间的守望互助,也有很多男性愿意伸出援手,他们未曾缺席。


在“女孩别怕”公众号的60多万名读者中,有将近1/5是男性。他们关注“女孩别怕”的原因很简单:了解女性安全知识,服务另一半;解决两性相处的困惑,理解另一半。后台曾经收到很多女孩的留言,说最开始关注这个公众号,是因为男友的推荐。



部分男性也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关注女性安全方面,他们并没有缺席。/Unsplash


就像摇滚巨星科特·柯本(Kurt Cobain),他在报纸上读到14岁少女看完演唱会回家路上被车主强奸后,愤怒地写下《Polly》,并多次穿着裙子表演,希望引起大家对性侵事件的重视。


确实很多女性安全事件的施害者是男性,但更多的男性是关爱自己女儿、女友、妻子的父亲、男朋友、丈夫。越多人参与进来,就能让越多女孩免于恐惧。


在今年的一个家暴选题下面,童姥看到一条留言,女孩分享了跟家暴男离婚的经历,她说:“这种男人就跟腐肉一样,虽然割掉有点儿疼,但是留着会烂。”


那是成就感爆棚的瞬间,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支撑着她一路走到了现在。童姥不喜欢把女孩们定义为“脆弱的受害者”,喜欢称她们为“经历人性黑暗依然坚持的幸存者”。



童姥说,女孩子们是“经历人性黑暗依然坚持的幸存者”。/受访者供图


童姥骨子里应该是相信西西弗斯的巨石终将会立在山巅上的那种人吧。在这之前,她和她的团队需要克服挫败感,穿过不解和谩骂,彼此支撑,奋力向前。


“别害怕,姐姐来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