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正文

不完美焦虑:追求“更好”背后

小可爱 生活 2022-04-11 12:03:49 353 0
当完美变成普通
 
在微信群里看到那个线上禅修班的广告时,严彦(化名)很快报了名,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她只在心里掂量了一下课程的性价比:1000块钱左右,不过分便宜——那些9块9毛钱、99块钱的课程多少有些滥竽充数的嫌疑;也不算贵——不过一个包的价格。她愿意拿出这笔钱买一份期待。那是2020年底,疫情影响了一整年,最后一个季度,老板和团队都铆足了劲想把上半年亏掉的钱挣回来,这让严彦感到特别累。工作以外,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也让她疲于招架,她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内心规整规整。
 
严彦参加的班里有200多名学员。一开始,微信群里很平静,大家都不说话。有一次,一个学员情绪崩了,突然在群里大段大段倾诉自己的焦虑。她是小学老师,总觉得自己无法应付班里34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这些倾诉让大家炸开了锅。严彦发现原来不少人都是带着特定的困扰来的。她估摸大家报名的心态:禅修班的老师也曾经是个追求功名的职场人,人生后半场转身学佛。“投射到学员身上,大概会让大家觉得普通人也都可以借此通路做到气定神闲。”
 
在严彦看来,上禅修课是向传统文化取经,求得内心的平静,最后的帮助是有限的,更像是多了一种独处的方式。她有朋友会选择一些目的性更强的,“真正的成长课程”。她在朋友圈里最新看到的一个课程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集中上课两天一晚,目标都很诱人:超越恐惧、超越自我、超越被爱、心智提升与自我实现。
 
在今天,“自我成长”是一门供需两旺的生意。书籍、研修班、线上课程,只要愿意,你可以找到各种资源,许诺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某音频APP专门设有“个人提升”分类,里面包含大约200万个节目,分成成功励志、沟通、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情商、心理教育和疏导几大类。某知识付费APP的22个内容分类中,“自我提升”有近6000个内容,仅次于“历史”和“文学”类别。打开某图书销售网站,新书热卖七日榜单第五位的图书教你如何超越同龄人,推荐语写道:“如果你想变得优秀,你只需要比别人努力;如果你想变得卓越,你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排在第十二位的书籍的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专家,教人如何面对痛苦和丧失。第十九位的书受众明确,专讲如何做一个好妈妈。
 
“让自己变得更好”似乎是一种全球性的期待。美国市场调查和咨询公司“大视野研究”(Grand View Research)有一份对“个人发展市场”(personal development market)”的调查报告。基于对美国、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调查,他们估算,2019年全球“个人发展市场”的规模大概是382亿美元,2020年到2027年,这个市场将以5.1%的年增长速度扩大。这种势头在亚太地区表现得格外明显。
 
因为感受到了这样一股时代潮流,2016年,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副教授卡尔·赛德斯多罗姆(Carl Cederstr?m)和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安德烈·史派瑟(André Spicer)花了一整年时间体验了市场提供的自我提升课程、书籍、设备,内容覆盖了效率提升、脑力提升、健身、亲密关系、创造力提升、理财等12个方面。两人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孤注一掷地追求自我提升——在乐观主义运动中的一年》。
 
卡尔·赛德斯多罗姆和安德烈·史派瑟发现,自我提升似乎是现代人逃不出去的魔咒。
 
 
 
197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某购物中心内,顾客在选购奢侈品(视觉中国供图)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人们苦苦寻求现实困境出路,最早的现代成功学大师和励志书籍就此诞生。1936年,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他最畅销的著作中总结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另外85%归结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这本书在中国也曾经红极一时,书名被翻译为《人性的弱点》,其实,它的英文原名更直白地说明了人们读它的原因:“如何赢得朋友、影响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1937年,另一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写了《思考致富》。希尔说,大萧条不过是人们恐惧心理和观念的结果,激励人们通过纠正意识、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缺点,来获得人生的财富。截至2011年,这本书全球销量突破6000万册。
 
然而,经济的繁荣也并没有消弭人们对“变得更好”的渴望。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自由和财富。相对于改造社会,人们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把自己打造得更完美上。1976年,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在《纽约杂志》上发表一篇著名文章,将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称为“自我一代”(The Me Decade),说他们有一种“炼金术式的迷梦”。1971年到1984年间,美国有多达70万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艾哈德研究训练(Erhard Seminar Training,EST)。EST的创始人维尔纳·艾哈德(Werner Erhard)原本是个销售员。他通过这门课程告诉他的信众,他们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心灵掌控命运。EST风靡一时,也风波不断。有人参加过之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引起多起诉讼。1983年,心理学家珍妮斯·哈克恩(Janice Haaken)和社会学家理查德·亚当斯(Richard Adams)在《精神病学》(Psychiatry)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个人成长”的病理学分析》,明确指出EST课程“在心理上获得持久进步的机会十分微少,甚至可能引来心理伤害”。1984年,EST在美国停办,但这种课程形式很快升级换代,并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卡尔·赛德斯多罗姆和安德烈·史派瑟发现,在今天,鱼龙混杂的“自我提升”方式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瑜伽进入了一些小学课程;监狱开始教授犯人做正念练习;“人生导师”(Life-coaching)被引入了扶贫项目。书店里有无数本书籍告诉人们如何变得更聪明、如何更有肌肉、如何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和性生活……而这一切统统会在两个星期或者24小时内实现。
 
“自我提升的潮流随时代而变化,旧导师们被新一代导师取代……”赛德斯多罗姆和史派瑟写道,“唯一保持不变的是一种承诺:你能够改变你的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社会里,我们不会因为购买了一条牛仔裤而感到彻底的满足。同样,在自我提升的领域里,我们不会只期望提升我们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我们被鼓励立竿见影地全方位地升级我们的生活。我们理所应当变得更苗条、更健康、更幸福、更聪明、更平静、更有效率——迅速地、全天候地。一种压力产生了:人人都能通向完美生活。”
 
“自我提升”市场的持续和迅速膨胀,很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追求完美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状态。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库兰(Thomas Curran)和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分析了来自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164所大学中41641名大学生的数据。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6年间分别使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进行代际变化的测试。他们测量了三种完美主义维度:(a)自我导向型,即不合理的自我完美主义愿望;(b)社会导向型,即对他人有过高期待;(c)其他导向型,即对人/事设置不现实的标准。结果发现,与前几代人相比,其中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得分增加了10%,社会导向的得分增加了33%,其他导向的得分增加了16%。
 
 
 
完美主义行为,往往是“被看者”为了博得“看者”的好感而做出的印象整饰(视觉中国供图)
 
人们常常把追求完美视作美德。然而,一个悖论是,对完美的渴望却未必会让人们变得更好。上世纪70年代末,完美主义开始逐渐成为心理学一个独立的领域。心理学家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并不是出于对卓越的渴望,而是出于对“不够好”“不完美”的焦虑。这种消极的完美主义不仅与进食障碍、自杀念头、抑郁、焦虑、拖延行为存在关系,会导致精力衰竭、疲劳、慢性和严重头痛等身体症状,还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个诊断标准。
 
完美主义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訾非的研究方向。在心理咨询室里,他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强迫性人格的来访者。他们对于秩序感的要求比较高,有刻板的道德感,喜欢制定很细致的计划,并希望一切能按照计划进行。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这些来访者往往会讲到自己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会不断地追求更好,希望在任何方面和人比较都能处在更高的水平。訾非问他们:你觉得自己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吗?他们总是很惊讶:我离完美还差得远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