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正文

被画名“拖累”的黄宾虹,原来还是一位古玺印收藏家

年轻的婆婆 生活 2022-07-07 09:48:28 393 0

世人识黄宾虹,多是其绘画盛名。殊不知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个身份:著名的古玺印收藏家、印学家。据不完全统计,黄宾虹所收藏的古玺、官私印等已达几千余钮,数量和质量都不输前贤。此外,他一生撰写发表过五十多篇论印文章,数量之多,足以令许多专门从事篆刻的印人汗颜。


如此惊人的收藏我们何以得见?


近日,一场重磅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古物影—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黄宾虹生前所藏129方古玺印露出真容,这些横跨战国秦汉900年、风格多样、形制不同的古玺印,让我们得以一窥国画巨匠的另一面。



战国·楚印 图源:艺术野疯狂


01


痴迷古玺印收藏


黄宾虹的父亲黄定华酷爱金石篆刻,并收藏了大量的古籍、玺印。耳濡目染下,黄宾虹自小就对金石篆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从6岁起开始摹刻父亲收藏的古印,11岁时的水平就达到了让父亲惊叹的地步。



靳尚谊人物油画《晚年黄宾虹》 199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黄宾虹真正收藏古印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彼时,年仅20余岁的黄宾虹得汪启淑旧藏汉铜印数钮,爱不释手,出入携行。居歙中时,又以旧瓷、书画交换古印,由此爱铜印之名远播。


黄宾虹的藏印,多半还是得于市肆。据说有一次,在年底,黄宾虹外出收钱,看见小摊上有一套古印,就将收来准备过年的钱,统统买了古印。1911年,他购入一方朱文鸟篆刻黄金玺,为古谱录从未有的奇品,“为之狂喜不置”。在黄宾虹初到上海之际,画名未显,而“富藏印”之名已著。据褚德彝《金石学录续补》记,至1920年,黄宾虹收藏的古玺、官私印已达二千余方。


黄宾虹因嗜印成癖,扬名在外,其藏品曾勾起宵小的贪念。


当时,金石家邹适庐为房地产大亨哈同收买古文物,想出高价购入黄宾虹的藏品,但被拒。几天后,黄宾虹邻居家突发火灾,大家惊慌失措地救火。当大火熄灭后,黄宾虹清点财物,结果发现珍藏的古印玺38钮已经不翼而飞。这桩劫案后来不了了之,黄宾虹十分不快,一时情绪低落。时日久了,才慢慢淡忘。


正如他在66岁时所撰《玺印自叙》中说的:“金石文字,昕夕摩挲,惟于玺印尤所酷好。屡得屡失,可千百计。”


这些古玺印陪伴着黄宾虹北上南归,几经波折。不论是侨寓上海,到各大报社、书局及艺术学校从事美术编辑与教育工作,还是后来被困北平,或者是1948年南下迁居杭州,他随身所带的就是一箱古书画,一箱是近千方钟爱的古玺印。1955年,重病中的黄宾虹嘱咐家人将书画作品和所藏文物共10450件全部捐献给国家,其中包括古印893方和古印拓片800件。最终入藏浙江省博物馆的有九百余钮。


02


黄宾虹收藏了哪些古玺印


此次浙江省博物馆“古物影—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涵盖战国古玺、秦、汉、魏晋南北朝古印,以及图像印、巴蜀古印,极大多数为首次面世。


我们先来欣赏一波~




战国·齐印 图源:艺术野疯狂





战国·燕印 图源:艺术野疯狂




战国·晋印 图源:艺术野疯狂




汉魏南北朝印 图源:艺术野疯狂




巴蜀古印 图源:艺术野疯狂






战国秦汉各式印钮 图源:艺术野疯狂






巴蜀古印并释文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李堪”白文印并释文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奇、异、未经谱录是黄宾虹所藏古印的特点,广东古文字学家商承祚曾用“奇品琳琅”来形容。


看到这,估计大家会好奇,为什么黄宾虹喜欢收藏古玺印?


03


印学研究广博不让前贤


综上,我们发现黄宾虹收藏的古印,以先秦古玺为主。如果把此事和他的青铜器收藏以及他最擅长的金文集联书法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宾虹对先秦时代的深深眷恋。


他曾称:“以古玺印与卜辞、金文、古陶、木简相印证,更明籀篆嬗变之迹,经籍迻写之源,触类旁通,时多弋获。”很明显,黄宾虹收藏古玺印是因为:古玺兼具文物和古文字研究的价值。



黄宾虹《玺印古字》手稿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对于印学,黄宾虹的研究亦十分广博,有以年代叠加印章材质为序,分类梳理印史;有以文字(图画)蜕变为脉络,阐述古印演变;有以印人为线索,讲述文人治印、篆刻流派;又有古印流传佚闻趣事,更涉及伪印、印谱发展史、印文变迁、玺印制度、石章印钮工艺……比如在《滨虹草堂玺印释文》中,他凭借自己在官制、史地、文字、训诂等多方面的深厚学养,对古印逐一详考,功力不在清代前辈学者吴云、陈介祺之下。他还在《滨虹草堂古印谱叙》中称赞程穆倩“朱文仿秦小玺,最为奇古”,吴让之“颇为得秦汉遗意”,唐醉石“沉雄浑厚,深得汉人古趣”,都反映了他以古为美的印学观。



黄宾虹《频虹藏汉铜印记》手稿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在黄宾虹23岁到91岁的近七十年里,无论生活状况如何,他从未中断印论的写作,有时一年达到四篇。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是认认真真把这当成一门学问来做的。在那个金石学研究蔚然成风的年代,罗振玉、吴大徵、吴隐、丁辅之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古印藏家和辑录者。黄宾虹这个“后起之秀”,丝毫不让前贤。



1946年黄宾虹《古印文字证 释许》手稿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此外,印玺的收藏启发了他的绘画创作,特别是其晚年常作古篆籀,书法笔意高古,线条自然醇厚,这与他早年对周秦玺印的深入研习、悉心赏玩是密不可分的。



1951年黄宾虹集古籀文“繁花散木”七言联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黄宾虹对于古玺印的收藏和研究用力至勤,不乏高识卓见。也许是黄宾虹因画名太隆而被我们所忽略了一个作为印学家的黄宾虹。小伙伴们,你们想去展览现场探究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另一面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