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正文

改变自己 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小可爱 读书 2021-05-31 19:48:12 548 0

明明不快乐,为什么就是停不下来呢?

  昨天晚上,我到了台北心理卫生中心听一场关于创伤复原与系统思维的演讲,讲者江文贤心理师在提到bowen的家族治疗理论时,他说了个案常常会把自己绑在焦虑里面的四类情况,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系冲突”的例子,心理师说:“许多个案在冲突之后,往往觉得,平静下来不再和对方冲突会很焦虑,十分的不习惯,必须不断透过冲突来化解心中的焦虑。”这样的概念,并非我第一次听到了。两年前,吾友郑澈曾经和我提过弗洛伊德的《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弗洛伊德在这本书当中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概念:过去人们曾以为,我们追求的是快乐,但事实上,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让自己安心的习惯性行为。弗洛伊德观察了一个小孩子,他在母亲离去之后,不断的将一个线轴丢出去,再把线卷回来,直到母亲再次回到他的身边为止;这个孩子必须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才能减低母亲离去时,所带来的分离焦虑。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时,觉得蛮意外的,为什么我们明明就是希望自己快乐的,却又一直做出这些不会让自己快乐的行为呢?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我们都知道“考试前要提早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这一次恋爱失败了,下一次要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生气的时候应该要先忍一忍,避免冲突导致关系破裂”,但为什么我们却不断的在考试前一天熬夜通宵读书、再次选择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和朋友因为一点小事而分道扬镳?

改变自己 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心一跳/爱就开始煎熬/每一分/每一秒/火在烧/烧成灰有多好/叫思念/不要吵……”有过失恋经验的人,一定都懂得《煎熬》这首曲子描写的心境,我们明明都知道要赶快走出来、明明都知道对方是烂人不值得这样、明明都知道对方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却又不断的哭泣,翻找对方的脸书以及过去对方留给自己的简讯、讯息、卡片,反刍过去的美好回忆,就连我们的大脑也很犯贱的处于热恋时的模式。当我们的理智被情绪淹没时,我们不断的重复着一样的行为,就连有些人好不容易从一个烂人身边离开,下一段感情却又寻找到相似的烂人。

  我们的理智,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吗?

  从神经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我们是透过两条不同的路径来产生情绪的:其中一条是低阶路径,另一条是高阶路径。所谓的低阶路径,是由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所掌管的,其中的杏仁核(amygdala)负责了我们的恐惧反应——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在演化上为了生存的必要,它会很快的做出反应;另一条则是高阶路径,这一条是由我们的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所掌管的路径,而前额叶就是我们用来做出理智判断的地方(ledoux 1996)。当我们在产生情绪时,因为演化上生存的需求,低阶路径会很快的产生反应,而我们的理智,也就是高阶路径,往往没办法赶上低阶路径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理智等于是被关闭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理智上知道要早点准备,但情感上仍然不愿去面对讨人厌的期末考”、“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这样的交往模式不适合我们,而下一次又被类似的人吸引”、“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发脾气对关系并不好,却又不由自主的就发脾气了”。

  那么,我们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吗?其实,问题并也许不是那么困难,只是情绪太强烈,让我们把事情想得太困难。

根据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我们的认知在11岁左右发展完成,进入所谓的具体运思期,而我们的情绪发展则早在3、4岁时就已经发展完成,但吊诡的是,先前提到的低阶路径(边缘系统)和高阶路径(前额叶)之间的神经路径,却要等到20岁左右才会发展完成(这也是为什么各国法律上的成年都是订在18~21岁左右);这样的差距,让我们在青春期时往往有许多多愁善感,追着那个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登上高楼为赋新辞强说愁、幻想着爱情里面充满着幸福美满、为了一点小事和朋友断交,好像自己就是那个等了程又青十几年的李大仁,盼望着爱情到来的那一天,却又在深夜里失落的以泪洗面……在青春期里的感情,往往是最痛彻心扉,也是最永生难忘的,正因为我们的边缘系统制造了太多的情绪,而我们的前额叶却还没有能力去调节它。

  也许,你曾在这当中,错过了一个100%的女孩,或是和某个朋友在一次大吵之后断了交,或是在班上被同学霸凌,或是说好了的秘密被朋友泄漏出去,或是幻想着一段天长地久的爱情,却在某一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已然被抛弃,甚至是献出了童贞却仍然挽留不了对方,或是因为一次的感情破裂而**未遂……。但是,至少你熬过来了。

改变自己 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

  为什么明明要改变,却又不断地拖延?

  当我们低阶路径和高阶路径建立起来之后,对我们来说,许多过去的创伤其实已经不太会再发生,就算仍然会有情绪起伏,但至少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是有能力掌控了。我们害怕的,只是因为那些恐惧的记忆,还留存在我们的杏仁核里。而事实上,我们过去的那些,都是可以改变的。

  神经科学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一生都具有可塑性。当我们建立起新的习惯,那么旧有的神经路径就会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因为当我们不断使用新的习惯时,我们大脑会建立起新的神经回路,而这些一直被激发的神经,会不断受到神经滋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浇灌,而长的更加茁壮;那些过去的习惯,在我们不再使用之后,渐渐得不再获得ngf的滋养,而被淘汰掉(apoptosis)。在新的神经连结建立好之后,正如同神经学**海伯(hebb)所说的:“一起反应的神经,会被联结在一起(fired together,wired together)”,当我们碰到类似的**时,就不会再出现旧有的习惯,自然而然得采用新的习惯了。

  听起来,改变是可能的,但许多人明明知道要改变,却又不断的拖延,这又是为什么呢?

  先前提到的超越快乐原则是一个很好的解答,旧有的习惯可以带来安全感,尝试新的方法,往往让我们觉得怪怪的,好像这样就不是自己了。这样听起来改变仍然是困难的,不过我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两本书:一本是《拖延心理学》,里面陈述了很多方法,让你可以从中反思,是哪一些“不习惯”让你一直拖延自己的改变?在反思之后,它也提出了不少改变的具体做法;另一本是曹中玮心理师所写的《当下,与情绪相遇》,这是作者根据多年咨商经验所写下的书,简单易读,却又深刻隽永。

  除此之外,我也分享一些常见的方式,像是近年来被心理学界研究到烂掉的正念冥想(mindfulness),包括打坐、瑜珈、用不批判的态度来看自己的情绪等等,都是帮助自己改变的好方法。也许有些人不喜欢宗教性的东西,我也可以推荐非宗教性的**课程给你。或许你还是觉得**很麻烦,那么练习深呼吸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