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正文

穷没毛病,精致生活全靠“拼”

huazhu 生活 2020-10-28 16:38:38 1280 0

文 戈多



消费主义向你兜售精致生活,你就用拼单、拍照、演技吊打它。一贫如洗,可以照样小资。不学无术,可以照样高知。


“穷奢生活”:穷,并奢侈着。/unsplash


别忙着嘲笑拼团名媛了。想想看,你的“精致生活”里又有多少水分?


只不过,“名媛们”拼爱马仕、Gucci丝袜,打卡五星级酒店,包装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而普通人拼无印良品、海景度假别墅,打卡美术馆,包装中产的“精致生活”。


前者“钓金融巨子”、“结识社会精英”,后者“集赞”、“赢朋友圈好感”。


自我营销只是程度问题,打造、包装属于自己的人设,为的是指向更优质的人脉资源。


不过,全民都在立人设的年代,千万不要被自己的人设给坑了。



全民人设时代,别被自己给“坑”了。/pexels


“名媛”人设,


离不开“共享经济”


“名媛”“阔少”的人设打造,拼团经济绝对功德无量。


“名媛”们拼团爱马仕铂金包、下午茶、高级酒店,“阔少”们租赁百万跑车、限量版名表,游走于上流社会。


拼团名媛、拼团阔少看上去有些寒酸,但他们的消费模式在本质上是共享经济的翻版,绝没有伤天害理。只不过,主流社会共享的物品是自行车、充电宝等生活必需品,拼团名媛共享的则是符号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的奢侈品。


其实,“名媛们”的拼单模式并非独创。早在2017年,奢侈品就在“共享经济”的热潮下进入了“共享家族”。当年,多个平台都推出了平价的奢侈品租赁服务,从服装、包,到配饰,满足你从头到脚都是大牌Logo但又不会掏空钱包的梦想生活。



奢侈品租赁网站上,用户只需支付月费就可以佩戴几十万元的奢华手表。 /pexels


奢侈品单价高,利用率低,一只几万元的包包,应用场景并不多,躺在大衣橱里“吃灰”才是它们的归宿。而共享模式可以提高奢侈品的使用次数,让消费者和提供者双方利益最大化。


所以,拼团名媛们不过是将共享经济的精髓发扬光大——他们懂得优化资源配置,用最少的钱打造出最高级的人设。


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是物品的“有用性”,而是要通过消费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身份,因此,“消费是符号意义的体系结构”。



鲍德里亚:“消费是符号意义的体系结构。”


较之以往那些“砸锅卖铁”花重金购买奢侈品的男男女女们,伪名媛、伪阔少们在追求身份等级的消费游戏里,显然没有那么老实巴交——考虑到奢侈品的使用价值通常很低,他们索性直接跳过使用价值,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


500元的下午茶,食物其实相当鸡肋,环境、氛围、酒店品牌才是其收费高昂的原因所在,但后者恰恰是可以通过拍照实现的。那么,多几个人拼单,既避免了大可不必的卡路里,还能让大家“看到”自己享用了这顿下午茶——自己属于上流社会的一份子。



“名媛们“索性直接跳过使用价值,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 /unsplash


既然消费社会依托于“可视化”的符号系统,那我就拍照拍个够,让你在朋友圈“看见”我的身份。


“穷奢”的人设经济:


穷,并奢侈着


“拼单”和“拍照”不是名媛阔少们的独家秘笈,也是普通人营造“精致生活”、表演“阶层跃升”的两大秘诀。


拼单“第二杯半价”的奶茶,拼单“网飞”Netflix的会员账号,拼单海景度假别墅……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无需我们手动拼单,平台已经为我们自动操作。


在这个万物皆可“拼”的时代,还有什么精致生活是你“拼”不到的?


宠物可以共享租赁,99元带一只猫咪回家,“一三五归我,二四六归你”,不用纠结居无定所,就可以拥有猫狗双全的幸福生活。



共享来的猫咪,让你获得“萌宠博主”人设。/pexels


高校群里,男友也可以拼单,扛重物、见家长、去舞会,暂时性的功能需求,就用租赁、拼单来解决。


就连充气娃娃体验馆,也可以多人拼单,一小时500元,前半小时娃娃归你,后半小时娃娃归我。


有些拼单,原因务实——价格低廉的拼车,只是为了出行方便;有些拼单则表演性大于实用性,几个好友凑一桌的单人米其林套餐,全程下来每人都可以获封“摄影大师”称号,从构图到灯光,所有角度来一打,食物的滋味是什么早已来不及品尝,重点是在朋友圈直播不俗的生活品味。



几个好友凑一桌的单人米其林套餐,光让人忙着拍照了。/pexels


所以光有“拼单经济”还不够,没有社交网络的实时发布,精致人设不过是无处投递。其内在逻辑和拼团名媛的“打卡拍照”并无差别。


于是,人设经济随之产生。


某宝上围绕“朋友圈运营”的商品多达几十页。


聘请某宝摄影师,拍摄朋友圈展示页——在摄影师的教导下,拿出高富帅的自信和气场,手持雪茄,背靠私人游艇,百元以下就能打造一张社会精英的在线人设,性价比爆表。



“朋友圈页面拍摄”成片。 /购物网站截屏


除了让你装大款的朋友圈展示面拍摄,5元一压缩包的朋友圈文案,也可以帮助你提升文化水平。表白文案,美食文案,到晒娃文案,“言不由己”成为一种主动选择,“看着高端”才是真谛。


小红书上的拍照宝典,从姿势、构图,到滤镜、文案,层层把关。拍照风格“可盐可甜可辣”,各种“口味”人设任你选择。



拍照风格“可盐可甜可辣”,各种“口味”人设任你选择。/社交网络截屏


其中,文艺人设是钱包空空的年轻人最容易设立的。


几十元一次的网红展览,可以让你“出片”无数——看不懂的艺术品,复制粘贴几句展览介绍里让人云里雾里的学术金句,即使平时对艺术毫无兴趣,只要勤于拍照、精于p图,也能够拔高一截自己的文化资本。


就连微信读书APP,你都可以设置替身书架,来取代自己真实的阅读记录,对外展示你不存在的阅读品味。



美术馆最后都成了“打卡圣地”。/社交网站截屏 


一贫如洗,可以照样小资。不学无术,可以照样高知。


消费主义向你兜售精致生活,你就用拼单、拍照、演技吊打它。反正只要够“拼”,我们的生活就可以“穷,并奢侈着”。


人设对对碰:


玩玩就好,可别翻车


人设,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自我营销,self-branding。在一个时间稀缺、追求高效的时代里,如何快速自我包装推广是一门横在眼前的毕生学问。


正如“名媛们”想要借助高消费人设打入上流社会、结识社会精英,勾兑掺假的人设也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本不能接触到的资源。


“人设”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的动漫产业——人设,即人物设定,包括从造型、身材到个性特点的角色设定。



“人设”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的动漫产业。/《火影忍者》海报 


娱乐工业的到来,明星开始批量化生产,人设不再限于虚拟的动漫角色,真人也开始设立起特定的人格和趣味。


在前数字化时代,观众对明星银幕之外的生活了解渠道很少,作品和实力是明星吸引粉丝的两大前提。但在数字时代,社交网络全面入侵,观众与明星无限贴近,明星需要以特定的人格与粉丝进行互动,才能保证自己的人气和流量。



微博上的“文艺女神”春夏。/微博截屏


明星“人设化”的背后是资本的算盘,人设可以帮助偶像提升辨识度,快速地让观众对偶像产生记忆点。即使是业务能力平平的明星,也可以凭借讨喜的人设创造源源不断的流量和商业价值。


同样的人设逻辑也不断下沉到普通群体中间。俗话说得好,“朋友圈里的人设比人多”,而每一种人设背后都有自觉或不自觉的目的。


高价值人设,有助于帮你邂逅“爱情”,也可以帮你邂逅“优质工作”。



高价值人设,有助于帮你邂逅“爱情”。/购物网站截屏


然而,人设终归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营销设计,比起操控人设,被人设奴役,才是常态。社交网络是个大舞台,也意味着这里的表演会被无限放大观看,你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和自己的人设协调、同步。人设陨落的风险和收割流量、好感度的速度是成正比的。


如今,明星们所受到的最大指控不是“演技不好”,而是“人设翻车”。明星们的人设崩塌,意味着人设背后的商业价值也随之停滞。从翟天临的“学术造假”,到万茜的“手滑点赞”,多少明星因为极具好感的人设迅速被观众所知,但又因为一个细微的错误,让自己的事业全面瘫痪。


如何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人设,成了“人设”对“人”的最大异化。



比起操控人设,被人设奴役,才是常态。


大众对拼团名媛、拼团阔少的“看戏”心态也是这样。当“名媛”遇到“阔少”,发现对方的生活只是出现于朋友圈的表演,而真实的生活仍旧要回到街边的大排档、出租屋,精心策划的人设立马就会付诸东流。


人设对对碰,难免会触碰到对方的真实底细,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人设易立,但是难于管理。在全民卖人设的时代,玩玩就好,别当真,别翻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